在此前提下,仍有光伏企业凭借出色的产品与服务取得印度客户认可。
本周价格存在以下特点:其一,本周成交量基本来源于一线大厂,大厂和小厂的成交价差逐步拉大。同时,下游企业采购硅料持续压价已经给硅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降本成本,当前的价格已经开始逼近部分老产能、二线企业和新投产产能的成本线,部分企业即将面临亏损。
其中,N型硅料有5家企业成交,P型硅料有4家企业成交。单晶致密料成交价格在6.60-7.0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6.79万元/吨,较两周前市场价格下降15.23%。硅料企业签单压力较大,硅料库存持续累积相较于前两周上下游僵持的状态,本周成交情况有所改善,但上下游对价格的分歧仍旧存在。本周价格存在以下特点:其一,本周成交量基本来源于一线大厂,大厂和小厂的成交价差逐步拉大。
1-10月份多晶硅产量总计114.72万吨,同比增加83.91%。整体来看,仅少数企业有较多成交,其余企业均为少量成交,部分企业仍在谈单中。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丽表示,2023年上半年光伏上游硅料新建产能不断释放,多晶硅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行,推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1.2 新特能源:增收不增利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专业从事光伏新能源产品研制,多晶硅业务是公司最大主业,2023年上半年多晶硅业务收入占总营业务的72.5%。但是上游硅料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短期内恐难度过周期,而之前硅料价格的下降已经引起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预计光伏下游组件厂商短期内仍可以吃到价格红利,在成本降低的同时订单需求增加。根据新特能源半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营业收入175.87亿元,同比增长19.51%,而净利润为53.96亿元,同比下降10.51%,归母净利润为47.59亿元,同比下降15.28%,多晶硅业务毛利率为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并且除了市场需求提升,硅料价格下跌也带动了下游装机需求,组件环节需求也是随之激增。
此次半年报公布,多家光伏组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其中晶科能源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达324.58%。晶科能源为本次半年报光伏组件企业中最亮眼的存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营业收入的5倍有余。
硅料价格的巨幅下跌导致光伏上游企业业绩的下滑,虽然行业整体产量增加,但是薄利多销似乎未能成功。1. 硅料价格巨幅下跌导致光伏上游公司业绩下滑2023年上半年,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不断增加,硅料行业市场预期产能过剩,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3. 预计硅料价格短期难以大幅回升,下游仍可能保持低价带来的红利从年初至今,光伏供应链价格总体处于下滑趋势,硅料端是下降最快的环节。下半年预计硅料价格有所回升,但硅料产能过剩仍可能无法推动硅料价格回升至历史高位水平,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光伏产业利润向下游转移的局面仍可能会维持。
今年第二季度,隆基绿能实现净利润超55亿元,为单季历史最佳。从价格来看,单晶硅致密料均价从2023年1月初的17.62万元/吨下跌至2023年6月末的6.57万元/吨,跌幅为62.71%,而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均价由2023年1月初的19万元/吨跌至2023年6月末的6.4万元/吨,跌幅为66.32%。而2023年上半年随着硅料价格的巨幅下跌,这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目前硅料价格有所回升,截至8月30日,由6月末的6.4万元/吨增长至8万元/吨。
从数据来看,业绩下滑严重,中报数据自2021年上市以来首次下降。2.2 晶科能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324.58%根据晶科能源半年报披露,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6.24亿元,同比增长60.52%,归母净利润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324.58%。
值得一提的是,大全能源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63.4亿元,同比增长262.16%,归母净利润为95.25亿元,同比增长340.81%2023年上半年硅料价格大幅下跌,光伏产业利润格局产生重大变化,利润由上游向下游转移。
从价格来看,单晶硅致密料均价从2023年1月初的17.62万元/吨下跌至2023年6月末的6.57万元/吨,跌幅为62.71%,而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均价由2023年1月初的19万元/吨跌至2023年6月末的6.4万元/吨,跌幅为66.32%。目前硅料价格有所回升,截至8月30日,由6月末的6.4万元/吨增长至8万元/吨。值得一提的是,大全能源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63.4亿元,同比增长262.16%,归母净利润为95.25亿元,同比增长340.81%。从数据来看,业绩下滑严重,中报数据自2021年上市以来首次下降。3. 预计硅料价格短期难以大幅回升,下游仍可能保持低价带来的红利从年初至今,光伏供应链价格总体处于下滑趋势,硅料端是下降最快的环节。总体来看光伏产业利润向下游转移格局短期仍会保持,但随着硅料价格的上行,利润增速可能会降低。
并且大部分光伏组件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率超过营收同比增长率。2. 硅料价格下行推动光伏下游企业业绩超预期2023年上半年,随着硅料价格的巨幅下跌,使得光伏下游的光伏组件厂商的成本降低,直接引领盈利大幅提升。
今年第二季度,隆基绿能实现净利润超55亿元,为单季历史最佳。晶科能源为本次半年报光伏组件企业中最亮眼的存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营业收入的5倍有余。
硅料价格的巨幅下跌导致光伏上游企业业绩的下滑,虽然行业整体产量增加,但是薄利多销似乎未能成功。1.1 大全能源: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近腰斩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是国内领先的多晶硅专业生产商之一,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多晶硅。
此次半年报公布,多家光伏组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其中晶科能源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达324.58%。下半年预计硅料价格有所回升,但硅料产能过剩仍可能无法推动硅料价格回升至历史高位水平,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光伏产业利润向下游转移的局面仍可能会维持。而2023年上半年随着硅料价格的巨幅下跌,这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硅料业务为主的A股龙头企业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等营收及利润皆因硅料价格下降受到影响。
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丽表示,2023年上半年光伏上游硅料新建产能不断释放,多晶硅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行,推动行业成本下降,刺激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并且除了市场需求提升,硅料价格下跌也带动了下游装机需求,组件环节需求也是随之激增。
根据大全能源半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大全能源营业收入为93.25亿元,同比下降42.93%,归母净利润为44.26亿元,同比下降53.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08亿元,同比下滑了20.73%。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约65.17万吨,同比增加91.1%。
光伏制造产业链主要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环节。但是上游硅料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短期内恐难度过周期,而之前硅料价格的下降已经引起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预计光伏下游组件厂商短期内仍可以吃到价格红利,在成本降低的同时订单需求增加。
随着中报的陆续披露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利润不断由上游向下游转移。总体来看,该公司受益于多晶硅产能在2023年上半年的增加释放,订单量激增,营收大幅增加,但是由于硅料价格的不断下行,导致净利润同比增幅下滑,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1. 硅料价格巨幅下跌导致光伏上游公司业绩下滑2023年上半年,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不断增加,硅料行业市场预期产能过剩,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以往下游组件利润较低,上游硅料利润较大。
2.2 晶科能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324.58%根据晶科能源半年报披露,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6.24亿元,同比增长60.52%,归母净利润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324.58%。该公司上半年单晶电池出货量为31.50GW,自用28.22GW,对外销售3.28GW,单晶组件出货量为26.64GW,对外销售26.49GW,自用0.15GW。
根据新特能源半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营业收入175.87亿元,同比增长19.51%,而净利润为53.96亿元,同比下降10.51%,归母净利润为47.59亿元,同比下降15.28%,多晶硅业务毛利率为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2.1 隆基绿能:二季度创历史最佳根据隆基绿能半年报披露,今年上半年隆基绿能营业收入为646.52亿元,同比增长28.36%,归母净利润为91.78亿元,同比增长41.63%。
1.2 新特能源:增收不增利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专业从事光伏新能源产品研制,多晶硅业务是公司最大主业,2023年上半年多晶硅业务收入占总营业务的72.5%这是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之一,也是中哈绿色能源合作项目之一,由中国企业寰泰能源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投资建设。